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专业建设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案例
添加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239
出自: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


一、专业概况

学校隶属于上海市教委。根据市教委的部署,2010年我校开展了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形成三大专业群。其中机电专业群以上海市重点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有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依托于建筑建材业中的工程机械、建材机械行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随着上海市先进制造业保持着平稳较快地增长,本专业学生就业有路,发展前景广阔,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城市发展的要求,能够服务上海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我校办学史上最早的专业之一《建材机械》专业演变而来的,已有33年的历史。学制三年,弹性学制年限2~5年(修满170学分)。作为机电专业群龙头专业,2003年开始进行专业教学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同步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通过师资队伍、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开放中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建设,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专业群相关专业同步发展。

为了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探索搭建职教立交桥。2011年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贯通。2013年申报国际办学,与美国西雅图社区学院举办《机电设备与安装》专业(航空维修方向)高级中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2014年已得到上海市教委的批准,于2015年9月正式招生。

经过三年的重点建设,本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行业企业中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上海中职及全国同类学校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专业特色已经形成。

二、专业定位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不断修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同步教学模式,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依托建筑建材业中的工程机械、建材机械行业,紧跟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建设一个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搭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航空维修方向)两个专业辅助发展的格局。通过冠名班、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等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机电安装与维修知识,能在机电应用技术领域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等方面的应用工作,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本专业发展脉络清晰,专业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市场需求巨大,就业范围广,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有良好的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势头,在服务区域经济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方案完善

1.搭建育人平台,创新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办的牵头下,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的数量,通过政府引导和行业支撑,努力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在学校和群部的不懈努力下,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创设“松下”冠名班,创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通过与上海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中高职贯通,不断深化校校合作水平,打造上海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体现在: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从岗位基本能力形成、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及岗位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序推进,实现能力递进。加强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及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教学方案严谨,培养目标清晰

在充分调研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学制“四改三”为契机,制定了“突出职业素养、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年制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明确专业定位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为线索、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教学活动设计以典型产品典型服务为载体、技能实训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优化后的教学实施方案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规格、职业领域分析清晰。公共基础课设置严格按照教育部职成教【2009】2号文件规定,学时数占总学时的38%,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促进终身学习。专业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机电设备维修为主线,兼顾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内容,能够满足上海社会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的需求。教学方案实施有制度、有保障,各项教学工作平稳有序。

3.课程标准齐全,教学目标明确

本专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传感器与PLC应用》《电子技术》等课程标准齐全规范,符合上海市第一、二批专业教学标准的规范要求。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与岗位需要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生学业评价操作性强,学习水平表述准确。授课计划规范详尽,教学日志完整详实。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确保了教学日常管理的规范有序,主要有《关于制定(修订)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意见》《学校教学管理规定》《教学文件管理制度》《教学文件审批制度》《教材管理制度》等。

(二)运行机制合理

建立教师下企业与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了解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动态及专业发展动向。设有行业企业专家与能工巧匠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建设研讨活动,及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形成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把控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指导委员会人员组成情况

  

为了加强教学制度化建设,逐步细化和完善专业教学准备、教师配置与培训、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督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工作规范。学校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教学巡查制度(每日教学检查、每周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制度、专项检查制度、督导检查制度等,落实督导和听课制度,实施学期三段式(初、中、期)教学检查制度,建立学习成绩质量分析改进制度,专业教学运行良好。

(三)发展前景广阔

1.发展规划明确

为了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在市场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2010—2014发展规划、机电专业群部制定了20132015年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三年发展规划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规划逻辑清晰,目标明确,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建设过程措施有力,有序推进。

依托建筑建材业中的工程机械、建材机械行业及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建设一个以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搭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航空维修方向)两个专业辅助发展。2011年与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贯通。2013年申报国际办学,与美国西雅图社区学院举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航空维修方向)专业高级中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2014年已得到上海市教委的批准,将于2015年正式招生。形成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航空维修方向)专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2.发展势头良好

基于上海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长三角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及机械自动化工业的不断深化,立足机械加工业和制造行业背景,产业前景较好,市场需求巨大,招生情况良好,就业前景光明,可持续发展态势强劲。

本专业近三年连续招生,招生情况稳定,就业质量保持在98%的高水平,专业对口率为82%,升学率也在逐年提升。具体见下表:

  

三、专业师资

本专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双师型教师比例高,教科研成果丰硕,专业教师数量与学生规模匹配。

(一)专业带头人

本专业有1名专业带头人,董丽华,党员,建材设备维修工考评员,数控机床工中级,高级讲师,下企业挂职锻炼累计近2年。多年来一直担任机电教研室主任,带领教学团队,积极探索职教专业建设,完成了大量的教科研工作;为了学校机电专业的可持续性建设,积极培养新人,2014年主动让贤,辅助新主任工作。主要工作有:带领团体参与了上海市《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并担任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谋划机电核心校本教材建设工作;主导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带领团体主导申报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职贯通和2013年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工作,均获教委批准。带领团体指导学生在第二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中获得《维修电工[PLC技术]》二等奖及第三届技能大赛中《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全能》二等奖的成绩。同时,参与上海市职业教育国际水平—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了《机电基础》和《生产技术与维修》2门课程标准。先后获得上海国盛集团“优秀教师”“十佳形象”及“十佳岗位明星”等光荣称号。2009年被聘为上海市教委数控、机电专业教研中心组成员。参与2014年上海市数控专业教学标准的修订工作,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专业带头人教科研成果一览表

  

(二)专业教师的数量和结构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9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专兼教师比例(3:1)适当,师生比(1:32)匹配。专任专业教师的学历、职称与能力结构合理。研究生2人,在读研究生1人,89%以上本科学历。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获高级技能证书6人,中级技能证书2人,初级技能证书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67%。100%专业教师有企业经历或下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兼职教师3人来自企业,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均为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

专任教师一览表

  

兼职教师一览表

  

(三)专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学校坚持“内培外引,提高能力”的方针政策,制定专业教师成长规划,健全教师奖惩制度,提供专业教师进修和培训平台。经过建设发展,本专业教师整体素质高,师德高尚,教风优良,团队合作好,近年来无违纪和教学事故发生。

专业教师队伍稳定,整体实力强,理论和实践水平高,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通力协作,高频度交流,使理论教学更具实用性,使实践教学更具操作性,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高。

近三年来,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市级重大活动与培训,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完成论文5篇,课题2项,教材7本,市级及以上项目4项,教科研成果丰硕,不仅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也带动了专业建设发展。


20112015年教科研成果

  

四、专业课程

学校一贯重视专业课程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学生技能实训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各方面都有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改革。

(一)课程资源

学校积极推进市级精品课程建设,2011年本专业课程《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成功立项为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通过验收。通过市级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其他专业课程的改革,特别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开展了教学资源建设。另外,本专业课程《程序设计》已经申报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也有力地推动了本专业的课程建设。

我校重视教材的选用和校本教材建设,建立了教材选用办法、校本教材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制度,选用的教材及校本教材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校本教材的编写逐步按任务引领、项目化编写,课程教材改革从学生的就业和岗位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突出体现服务于发展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功能。本专业3门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因专业性强,需参加上海市劳动局维修电工技能资格考证,采用自编教材,并以采用项目任务的方式编写,三门课以实践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同步教学模式。另外还开发了《机械制图》和《自动生产线概述》《程序设计基础》等6本校本教材,其中《自动生产线概述》获上海市第三届优秀校本教材奖。

各门专业技能课程的实训(实验)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评价标准等资料齐全,实训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整合,制定了部分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学生台账记录详实。《可编程控制技术》《电子技术》与《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三门核心课程学生实训手册编写规范,实施严肃,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建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课程教案全部电子化,100%实现多媒体课件教学,精品课程、典型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等共享资源初具规模,且在不断调整优化中,方便师生调用。

(二)课程教学

学校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方法的推广实施,带动了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等教学改革。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学生顶岗实习成效显著,也有力地支持了课程教学改革。

学校本专业各门课程教案科学、规范。通过教学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教案规范化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教学目标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职业岗位需求,教学过程设计符合任务引领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

学校重视专业教师现代职教理念的培训,通过市级名师培养、国家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各类专项培训,现代职教理念得到广泛接受。通过每年期举行的学校教学法交流比赛和青年教师教学法比赛,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方法得到广泛采用。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对专业岗位工作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和关键技能掌握程度,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在一体化教学中的运用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学校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暂行办法、顶岗实习工作流程等规范性文件,制作了学生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根据专业特点、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本专业顶岗实习工作与定向冠名班相结合,制订了专业顶岗实习实施方案,学校与企业相互配合,形成了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形式。

(三)实训保障

学校建有机电实训中心和数控实训中心,拥有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机床电路排故实训室、钳工实训室等12个主实训室,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实训工位数506个。2011—2014年,学校不断加强实训中心建设,共投入经费827.66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实训室服务能级,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实验需要。在校企合作办的牵头下,与本专业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有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上海迈腾电子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GM)等23家。

校内实训(实验)室情况一览表


2011-2014年实训中心选购设备一览表

  

2013年申报成为上海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单位,建设中的开放实训中心总投资725万左右,学校向市教委申请开放实训中心专项资金562.5万元,学校自筹162.5万元。新建成的开放实训中心场地将根据《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划分“机械拆装实训”“金工实训”“维修电工实训”及“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四个模块。根据教学和实训要求共设置668个左右实训工位,可同时容纳668个学生独立实践操作,建筑面积达到2400平方米。培训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职业技能层次,在功能上具有实训、示范、科研三大特色,2015年竣工。

五、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注重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养成。教学中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了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1.学习成效

通过学校的软技能、校风品牌建设和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学生能尊师守纪,积极上进,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学生普遍能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顺利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课程成绩合格率远高于学校平均水平,通过补考、重修学生毕业率达到100%。通过考证与课程体系衔接,学生参加中英文录入合格率79.17%,英语初级、信息技术初级、CAD中级取证率均为100%,2011贯通班学生全部参加上海市劳动局组织的维修电工中级考证,合格率88%,良好率28%,优秀率15%。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教学质量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预期的水准。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在校体育节、艺术节、技能节等相关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逐步提升。2013年上海市第五届“星光计划”大赛获得二等奖1名,三等奖6名。2013年参加上海市中职作文竞赛获一等奖2名。2013年参加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三等奖1名。2014年参加上海市中学生时政知识大赛中职组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2.就业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在学校校企合作办、专业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有20多家合作企业。通过举办校园推介会和校园招聘会,学生就业工作开展顺利,用人单位逐年增加,学生的择业机会明显增多,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境况。近三年来,本专业就业学生数331人,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专业对口率达到82%,2014年升学率达到58.9%。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一年后就业稳定率在85%以上,就业满意度达到80%以上,学生就业最低起薪达到3000元/月。由于本专业毕业生基本素质较好,专业能力较强,技能水平达到企业岗位要求,深受企业的好评。

3.专业声誉

校企合作不断深化,顶岗实习全面落实。企业的工程师与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进行指导培训,互动交流,专任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工学结合得到有效落实。上海迈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赞助参与我校技能节工作就是最好的体现。专业带头人董丽华是上海市教委数控、机电专业教研中心组成员,带领机电教学团体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绩,得到了相关行业企业和同行的认可。校校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有关专家通过“头脑风暴”共同开发教学标准、校本教材等。在行业和企业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同行认可度年提升。

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4年本专业的“我是小小工程师”创新项目2次参展于上海市职业能力体验日活动。2015年底建设完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上海市职业教育社会开放实训中心向社会全面开放;与美国西雅图社区学院举办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航空维修方向)高级中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于2015年9月正式招生;徐汇区职教集团组织的机电类劳动技能项目于2015年在我校全面实施综上势必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校积极探索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如上海市重点专业评估、实训中心绩效评估、全面教学质量评估等。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检查监督教学质量;通过冠名班,由合作企业参与评价毕业生质量;聘请校外专家参与教学督导;2014年学校技能节,邀请企业相关专家和特聘兼职教师担任评委,对参赛学生技能进行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工作,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取得初步成效,并已形成部分第三方质量评价佐证材料。随着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推进专业建设,确保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们的专业得到行业企业的肯定。

六、专业特色

学校积极探索专业发展新思路,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了以本专业为龙头的机电专业群,依托社团,推动了专业和德育结合,不断探索专业特色发展方向。

1.以本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基本形成

2010年我校通过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工作,专业群建设就此纳入了学校的发展规划。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以市重点建设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为龙头,机电一体化(中高职贯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航空维修方向)为支撑的机电专业群格局。在专业群建设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与专业相匹配的教学团队,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丰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实训室等教学资源建设。2013年本专业《电力拖动与控制技术》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在上海市精品课程建设的引领下,开发了6本机电专业系列校本教材和1本国家级教材。2015年底学校将建成上海市职业教育《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开放实训中心,在功能上具有实训、示范、科研三大特色,向社会全面开放。以本专业为龙头的机电专业群在精品课程、课程体系、实训中心建设等方面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2.依托社团,推动专业和德育结合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秉承“厚德强技、励志笃行”的校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机电专业群探索以专业为切入口,开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软技能的综合素质培养。基于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学生,成立了“工程创新能力社”。本社实行社员自主管理,每周开展一次社团活动,以各种结构件、转动件、传感器件、执行器件为基础,自行设计、制作高仿真模型,拆卸中自觉整理、归类、摆放各种元器件,整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准职业素养。2014年,本社设计的“自动生产线”等项目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日,社员从项目设计制作、组织安排、宣传讲解、事后整理等工作中,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及准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锻炼和提高,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专业为切入口,在情境与活动体验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推动了专业和德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