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教学改革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鬼斧匠心 汇聚创意之美
添加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261
作者:聂丹 达芸出自: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0日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衍生专业由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工艺、西餐烹饪专业三大专业组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围绕学校“创意蓝领”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应产业需求,以艺术创意课程体系为载体,打造学生创意展示平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设计能力、色彩控制能力、创意思维素养,为学生发现自我,走向成才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背景

(一)创意展示平台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

为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对首饰、服装、西烹这些行业带来的促动和变化,示范校建设以来,学校进行了美术衍生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在原有偏重专业操作技能和制作技能的课程基础上,开设了有益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艺术素养、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培养的艺术创意课程体系。如何在课程实施中把创意设计和制作相关联和统一,把学生的创意转化为作品,实现学校“创意蓝领”的人培目标,学校搭建了作品展示的平台,学生通过展示任务的引领实现“创想—设计—制作”的过程,教师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转化成课程案例,从而使创意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二)创意展示平台是教学质量多元评价的需要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关注点之一,评价的目标不再仅是甄别、筛选,更关注对学生的促进和发展。而学校原有局限于分数、证书、技能等级考试等的教学评价显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在学习驱动力的提升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如何通过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天赋,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学校就需要进一步探索丰富评价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实现以评促学,以评增效的目的。

二、主要目标

通过“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的课程联动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融通运用,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制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同时丰富评价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一)预期成果

1.搭建跨校区、跨专业的活动展示平台,开展基于“行动导向”为理念的创意活动。

2.丰富评价手段,实现以评促学。

(二)创新点

创意设计课程与创意制作课程联动教学

三、实施过程

(一)搭建展示平台,形成“作品说话”的学习氛围

派对展示以“行动导向、平台引领”的理念贯穿在课程教学中,即由学校顶层设计搭建平台并向专业组提出总领任务;由各专业教师将任务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学生受领任务后,在多位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设计,修正自己的制作,最后在派对展示平台上向同学、老师、家长、企业单位等呈现自己的作品,接受来自各方的评价。

学校把“派对展示”定位在衍生专业群各专业每学期期末的创意作品的联合汇展,不同专业、不同校区的学生齐聚一堂,每一位学生用自己最具代表性的创意作品来汇报这一学习阶段的课程学习收获和成果。

通过作品与作品、学生与学生间的相遇、对话和影响,逐渐形成用“作品说话”的学习氛围,更为创意课程的实施和学生个性化创意作品的展现提供了舞台。

(二)制定工作机制,形成“课程联动”的教学亮点

派对展示活动跨专业跨校区,为确保实施的有序由分管校长、专业教导、科研室、专业组长等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开展活动策划、进度管理、质量监控等工作的推进和反馈,并采取“从上至下,分层管理”的工作机制,由校长室策划布局,专业处教导分管,专业组组长负责,专业教师和班主任指导和管理。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研定主题,确立机制

依据学期教学要求,由分管校长负责,对展示活动进行顶层设计。召集专业处、专业组组长和教师进行展示活动的研讨,研定任务、各专业分年级展示项目、评价形式等。

确立各部门的工作机制,并下达任务书,明确如展示场馆设计、活动宣传设计、后勤保障等在内的人员工作责任。

2.课程联动,生成作品

通过“创意设计课程促生创意idea、校企合作课程助推创意落地、项目实践课程形成创意作品”的教学模式,校企共育,课程联动协作,促成学生创意作品的落地。派对展示活动对不同专业策划的总任务是相同的,当这个任务下发到各专业时,专业组及各专业课程执教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组织联动教学,引导和指导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创意设计与制作,生成个性化创意作品。

2013学年第二学期我校的实践为例,发布的任务为“逸乐”,各专业以“逸乐”为主题布置到专业课程中,由创意设计课程、创意制作课程、创意拓展课程等共同行动进行任务的实施、实现。在专业组多位老师带领下,学生头脑激荡、互相讨论、学习绘制、修正方案,从手绘到电脑设计、从创意到实践、从停留在大脑中一个idea到实际作品,学生在整个设计和制作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创意。

而在任务实施阶段,设计课程与制作课程联动教学,很好地修正了学生“想”和“做”的矛盾。首饰专业王同学的《雪花》在创意课程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形成了最初的设计稿,但在制作时因为细小的菱形设计在工艺制作上难度很大一直都不能实现。在制作课程和设计课程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王同学把菱形设计更改为“如意”的形态,并调整位置突显立体感,不仅解决了制作工艺上的困难又提升了整个作品的艺术美感。

学生的创想要真正实现为实际的作品,需要达成设计和制作的统一。创意设计课程和制作课程的教学联动给了学生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在创意设计课程中完成作品的概念形成、创意呈现、手绘或电脑绘图成形;在创意制作课程中依据自己的设计稿完成手工制作,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再修正设计方案,根据新方案再次完成制作。用一个作品串起多个课程的知识,课程与课程间不再割裂,作品生成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完整工作流程的过程,也是学生设计创想落地为现实作品的创意实现过程。

3.现场展示,互动促进

现场展示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也是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除了设计、制作参展作品以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到汇展的布展工作中。每一件参展作品都需要提供实物作品、设计稿和创意文案。同时,学生还要准备好向来自企业单位、家长、其他教育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参观者进行作品的介绍或是解答参观者各种关于制作、材料、设计等各方面的提问可能。

4.回顾创作,再启新程

一个作品的生成、一次展示活动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终点,而是又一次成长的起点。展示结束后,开展活动成效分析与反思研讨。

(三)创新推优方式,培养“幸福出彩”的逸夫学生

实施优秀作品的评选。学校设立了“最佳创意奖”和“最强工艺奖”,各专业组联合企业专家,共同评选出当期的最佳创意设计作品和最精良工艺制作作品,用以引导学生在工艺制作和创意设计上多花心思、多下苦功,努力成为一名有想法的、有技法的职业人。同时,根据现场学生、家长、教师、企业方等人气投票评选出“最受欢迎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优秀作品的进一步开发。派对展示中学生的创意作品,会经由专业组的挑选,一部分优秀的创意作品推送到学校的“逸想秀”空间,再次遴选后进行面向社会的较长期展出。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和对专业的自豪感由衷地树立起来,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份信心来源于学校的这个激励平台。有学生这样说道,“每一门课程都是我们美丽蜕变的舞台,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们茁壮成长的陪护,每一个企业都是我们渴望融入的集体。感谢有逸夫,感谢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们,感谢给我们机会的企业!今天,我们是学生;明天,我们是企业人;未来,我们一定是学校和企业的骄傲

四、实施保障

(一)成立机构,保障平台运行

为确保展示活动工作有序、正常运行,建立监控管理机制与绩效考核模式。以“校长室—专业处—专业组”三级分层负责统筹项目工作的实施与监督管理、质量监控、信息采集与反馈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

(二)导师引领,保障创意指导

校内专业教师和外聘企业教师、设计课程教师和制作课程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学生展示主题作品的指导。设计课程教师负责学生作品的创意引航,制作课程教师指导作品的实现,教学理念新颖、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专业指导和支撑。同时,班主任团队的加入,更有利于过程的管理和信息收集。校企合作深入共建,专业委员会、行业专家、企业单位等参与到展示活动的作品指导、作品评价中。企业外聘教师、行业专家的指导和点评,能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建议,缩短学校专业教学于市场的距离,提升学生职业化、市场化的观念,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走向专业化。

(三)专项经费,保障项目实施

项目组制定专项经费预算,从作品制作所需的材料费用、布展费用等各方面来保障学生创意作品的生成和“派对展示”活动的实施。

五、主要成果及成效

(一)创意作品成果丰硕,创意课程彰显特色

示范校建设以来,美术衍生专业群进行了四期的展示汇报,参与学生达564人次,形成学生创意作品997件。编撰了《西点造型设计》《西点工艺美术》《艺术西餐》《时装画技法与创意》《首饰图案构成》《珠宝首饰设计》等多门艺术创意课程校本教材,在美术衍生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改革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二)师生的创意思维、创意实现能力得到提升

“找到灵感—设计图稿—修正图稿—制作成品”,学生在创意作品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设计、学会沟通、学会改变,促进了创意思维、创意实现能力的提高;同时,任务的达成需要学生合理运用习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有益于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参与各类比赛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西点专业学生顾婷获上海市第六届星光计划西式面点制作二等奖、中华杯职业技能比赛二等奖、西烹专业曹建峰同学获上海蓝带法式甜点制作三等奖、首饰专业岳丽莎《小丑和他的朋友们》《纹》、钱铁梅《树·源》、周思寅《新生》获新锐首饰设计大赛新生代入围奖,服装专业学生在上海科普行社区环保创意作品活动中获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入围奖4项,获“我是非遗小传人”铜奖等等。首饰专业师生团队作品《赤焰丹心》在“2014上海工艺与生活展”中获得“最受欢迎作品”称号。杨丽老师的《化蝶》作品获得“2015上海新锐首饰设计大赛”时尚流行组二等奖。

(三)创意课程教学联动,形成了经验和方法

以任务为引领,创意设计课程与创意制作课程联动,以创意设计课堂为主形成首饰、西点、服装等的创意造型设计稿,以制作课堂为主实现创意的作品生成,课程教学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在课程间形成合力,促成学生创意作品的生成。

示范校建设以来,校共开展了四次学生作品的“派对展示”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创意作品,也积累了一些任务引领创意课程教学的经验,国家级子课题《职校美术衍生专业艺术创意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完成研究报告,顺利结题。

六、体会与思考

通过派对展示活动的实施,学生从自己的idea出发,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会发现、设计方案、修改方案、变成作品,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地体现了以生为本。从历次展示活动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个人创意表达的意愿提升了、对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了更多的追求。而校企合作的紧密联系,课程间的相互联动,教师团队间的合作、协作,更是美术衍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重要保证。

然而,我们也发现创意导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可行性指导、技能性指导时,创意导师承担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如何更好地设置学校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尊重教师的付出,仍有待学校管理机制建设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