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国内研究  教学改革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名师领衔增内力,团队齐心强技能
添加时间:2018-05-29 浏览次数:381
作者:罗洋出自: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布时间:2017年02月17日


内容简介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重点专业,在国家级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树立了以“名师工作室”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体制。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建设出了一支“名师领衔”、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本文从专业建设概况、实施背景及指导思想、专业建设途径、建设的具体做法及措施、形成的案例成果这5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案例及成果。

关键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名师工作室、专业教师团队、七力七观

一、专业建设概况

天津市武清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始建于1995年,具有20年的办学历史,2009年被批准为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首批骨干专业。2013年作为全国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两年的建设,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经建设成为武清区高素质机电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学团队卓越、实习实训条件一流、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示范专业,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毕业生“双证书”率达100%,一次性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85%以上。在全市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及品牌形象。

二、专业建设实施背景及指导思想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和国际视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与《规划》配套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衡量中职教师成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规范性和引导性文件,作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准则,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共同为中职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构建一支“名师领衔”、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我们通过大量实践,以“名师工作室”作为机电专业教师培训、教学、科研、创新、发展及产学融合的结合体,找到了一条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专业建设途径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等途径,搭建了学习、研究、交流、发展及校企研发的平台,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体,产生了“名师孵化名师”的群集效应。切实保障打造了一支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示范引领、专兼结合、具备七力七观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武清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

四、专业建设具体做法和措施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通过加强机制建设、共同体建设和功能提升建设,创设所有专业教师学习、科研、实践、改革、创新、服务的有效平台,贴近社会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积极创新、系统提升,培养专业教师具备七力七观,成为更加出彩机电人,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一)加强“名师工作室”机制建设

完善的制度,规范的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用制度来保障工作室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工作室活动,用制度来考核工作室成效,在名师引领下推动团队整体发展。

1.名师培养机制。

名师要借助自身专业实力与人格魅力,在实践中自觉强化自身号召力与凝聚力,科学谋划,有效实施,主动迎接挑战,不断提升研发、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按照“抓项目、带队伍、出成果”的总要求,更多的从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层面来提供指导,带动教师全员发展。

2.校企合作机制。

依托武清人才工作领导办公室为“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平台,实现校企“双六融合”深度合作,突破职业教育企业认可度低的瓶颈,促进专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成果辐射机制。

名师工作室,既是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的重要平台,也是发挥名师辐射作用,实现优质师资倍增的重要引擎。工作室的成果要以网站、报告会、专题片、校企合作等形式推广。名师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还要以点带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帮助专业教师成长;更要构建校内教师发展共同体,推进各专业的均衡发展。

4.校本研修机制。

名师工作室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每月确定具体活动时间,做好“师徒一对一帮扶”的系列校本研修,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助推其早日成才,充分体现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

5.评价考核机制。

评价考核是强化名师工作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认真贯彻《武清区名师名医工作室评价考核办法》,从工作室自身组织建设、团队建设、产教研活动、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方面,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团队的评价考核。名师工作室坚持“自主申请,双向选择、年度考核”原则,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把好成员进出关,促进成员整体发展。

(二)加强“名师工作室”共同体建设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工作室必须在共同目标的框架内明确职责。将名师工作室建成搭配合理,有专长、能合作、易沟通、讲奉献、负责任、有热情、识大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共同体。

1.学习共同体建设。

工作室团队实施任务、项目、案例等专题研讨,通过合作、交流,引领成员一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把感受、体验形成物化成果和培训资源。

2.教学共同体建设。

名师工作室将课堂教学作为“主战场”,侧重教学实践,引领教学改革、提供成功案例。以落实项目、任务为落脚点,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观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实现反思成为一种自觉性行为,拓宽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了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培养目标。

3.科研共同体建设。

名师工作室在名师带领下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深度开发,通过研究课题,实现全体成员科研工作有突破,有创新,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提高职业教育的科研含量。

4.创新共同体建设。

名师工作室要创新活动内容,研讨德育教育如何渗入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如何提升就业能力、综合素质如何激发创新、创业能力;要创新团队活动形式,通过“互联网+”与“校本研修”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要创新成员培养,落实“双六融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三)加强“名师工作室”功能提升建设

借助武清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名师工作室与知名企业搭建的各种平台,给予了工作室成员展示和提升的压力和动力,通过开展各种提升工作室整体实力的活动,切实提升名师工作室的功能。

1.立德修身。

引导名师工作室教师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坚持以德育人。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树立名师形象。注意营造民主与合作的工作环境,维护工作室的内部团结和工作室的社会声誉。注意协调工作室与各部门间的关系。

2.能力提升。

指导工作室的成员制订个人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和名师讲堂等形式,引导成员提升业务能力。同时对工作室及其成员进行考核,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促进、有成效。

3.示范引领。

注意发挥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成员通过上观摩课、送教到校、听课评课、成果展示等,促进专业课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参与对外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等形式,推进各专业教学的良性发展,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4.特色展示。

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创新和实践的有效平台,借助工作室的研究能力和科研氛围,结合社会前沿技术、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社会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专业品牌的提升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四)加强教师“七力七观”建设

根据《专业标准》通过“名师”领衔,利用“名师工作室”创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学习、交流的软、硬环境,强调教师提升“七项能力”养成“七种观念”,培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彩机电人,使教师的能力全面提升。

1.提升职业认知能力、养成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师观(根本任务)

2.提升业务水平能力、养成双师素质专业发展能力观(关键因素)

3.提升传道授业能力、养成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学生观(前提条件)

4.提升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学习观(精神保障)

5.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养成团结协作优质高效服务观(思想保障)

6.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养成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发展观(建设核心)

7.提升角色转换能力、养成角色转换科学正确就业观(重中之重)

五、案例成果

1.教师重培养水平稳提升

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总目标和“七力养七观出彩机电人”的具体培养目标,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强培训、重考核”等有效途径,师资队伍培养成果显著。51名专业教师均达到“双师型”教师资格,王立群等12人已取得维修电工、数控车工、无线电调试工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颜晓鸽等9人已经成为学校骨干教师,闫书艳等3人成为区级专业带头人,罗洋老师被武清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武清区首届名医名师工作室高技能领域领衔专家,并被武清区委、区政府授予武清区第三届“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2.课程重建设成果成效显

专业建设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效果显著。罗洋老师编写的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由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已经应用到学校实际教学当中。师宇新等共15人完成校本教材5门、网络课程3门、教学资源库4门课程的建设任务。

3.素质重培养综合实力强

紧紧围绕培养教师“七力七观”的具体目标,完善制度科学管理、引导教师志存高远,教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刘海艳等51人共撰写国家级、市级以及区级论文95篇,其中24篇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8篇获市级奖励、55篇获区级奖励。

4.育人重创新辐射显示范

(1)辐射周边、示范引领。通过专业建设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建设。一是参加了由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组织的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开发项目建设,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校内外共享。二是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切实提升了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三是搭建生产性实训平台,按照“校内基地、区域共享、校外基地三轴联动,校企共赢”的建设思路,筹建了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功能于一体的“名师工作室”和“校企研发中心”。

(2)协同发展、添砖加瓦。依据天津市百万人才培训福利计划要求以及武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学校加强与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已经取得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专业利用师资、设备、场地优势每年为社会培训“维修电工”“电焊工”“数控车工”等近千人,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不断创新职业培训模式,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武清开发开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3]武清职专.《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4]武清职专.《七力养七观出彩机电人建设方案》

[5]武清职专.《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制度》

[6]武清职专.《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制度》